尽管在摇摆乐诞生后繁衍出那么多以相似的手法演奏的风格迥异并且美如天籁般的和声与绝妙节奏的年轻乐手和歌手,当唱片店将大量的爵士乐手的作品搁置在一起,就好象它们都是同一种风格似的的时候,出现了分类的问题。商人们在将所有的大型爵士乐团的音乐进行大融合的同时,他们却忽略了演奏不同风格爵士乐的大型乐团的次第登场:"摇摆乐"(艾灵顿公爵与贝西公爵);"比波普"(迪兹.吉勒斯皮埃);"酷"爵士(盖瑞。姆里根,庶迪。罗杰斯,吉尔。艾文斯)"硬波普"(杰拉德。威尔逊)"自由爵士"(Sun Ra 1950年代后的部分作品)"爵士摇滚"(Don Ellis' 和 Maynard Ferguson'的乐团 1970年代作品) 。他们并不都是摇摆乐队。
许多的听众认为"big band "代表着一种风格,而不仅仅是一种作曲方法。对他们而言,其旋律的编写和独奏的插入都是根源于1930年代所有大爵士乐团大融合时期的,其独特的节奏和和声手法均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爵士曲风,例如比波普,又比如另一时代的爵士摇滚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媒体和爵士乐迷们对于爵士乐队的等级划分,而导致出现了许多复杂的节奏和频繁的即兴独奏表演,同时也导致了摇摆乐元素和即兴演奏成分的减少。以前叫"swing bands" 或 "hot bands" (如,艾灵顿公爵与贝西公爵),后来叫"sweet bands" (如,Glenn Miller's, Wayne King's, Freddy Martin's, and Guy Lombardo's)。尽管"big band "时代于1946年结束,但是它却开创了在爵士乐中使用大型管弦乐的先河,即使乐手们事实上并没有专业基础(The Count Basie Ghost Band除外)。乐队几乎全都是由筹划者领导~ Mark Gridley
代表人物
Frank Sinatra
Benny Goodman
Duke Ellington作者: Asuka 时间: 2009-9-3 13:10
大阪或者名古屋离我比较近,想过去看看
票如何买啊作者: 卞寿勇 时间: 2009-9-5 02:36
{:uc101:} 有钱就好了 能去日本过圣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