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1-3-23 12: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楼 的帖子
您日常的观察也很入微啊。
的确是常见的行为,说起共性来,人和人之间真的数不尽了。吃白米饭的事情我不知道你说来干嘛呢,不过我要表达的意思你也没整明白啊。
你说你们公司清洁工大叔也低姿态,也很亲切。Well,以他的情况而言,他在贵公司里应该对哪一位采取高姿态?本来就是平常人,做平常的事情不为奇吧。
而张学友或者ASKA和你说的大叔的社会地位或者说社会分工完全不同,对吧?他们这个级别的艺人里有几个还像他们这样正常过日子的人?要不要数数看?
简单来说,二三十岁的艺人在公布结婚之前难道不会考虑到可能会对他们的事业影响?正是因为多方面的顾虑,有的艺人孩子成年了大家也不知道的,有的艺人宣布离婚的时候大家才知道他们结婚了。有的艺人被发现有了私生子女,还嘴硬说自己犯了天下男人都犯的错。
如果你还不懂我的意思,那我或者来个假如吧,您公司的清洁工先生突然中了亿万元的彩票,或是因为某种不可预料的原因拥有了与ASKA先生有着同样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他会踏实过日子,带着老婆孩子共享天伦的么?他能继续的爱岗敬业下去?
与交响乐隊合作难道很容易么?尤其对流行乐歌手,没两把刷子能驾驭的了那种场子?何况现在有些歌手只能靠一成不变的卡拉OK伴奏带或者提字机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开口(假唱啥的咱就不说了)。
改变曲风,这点拿来和你公司的大叔比也很好笑哎。他改不改的有毛影响啊,他的听众有多少个啊?一个有着多年积淀的成功音乐人,突然转向受众较少的爵士乐,既是对他自己演绎能力的挑战,也是对他歌迷的考验。市场之类的客观考量与自己心愿的达成,没有一点点挣扎就可以作出决定?
二外,要不要我解释给你听?我只是想说明,他们是出色的歌手,能跨越语言的障碍,让不同地区的人喜欢,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发行母语的专辑。但与此同时,他们没有满足与此,不是被动的等海外听众去接受他们听不懂语言,而主动地用更广泛听众能够明白的语言去拉近距离。他们有国际化的视野,而不是坐井观天的人。
至于我为什么特别提闭着眼睛唱歌,你也完全会错我意了。普通人唱歌是因为喜欢唱歌,闭着眼睛可以帮助自己沉浸音乐的气氛中是无可厚非的。可职业歌手唱歌是需要表演给大众看的,是需要和台下的观众互动的,如果闭着眼睛只顾自己陶醉,往往会被批评不专业。所以无论大大小小的歌手,很少有演唱某一首歌的时候超过75%的时间是闭着眼睛只顾投入感情的情况,但是我看到ASKA同学友一样也有这种时候。而且,我看到有同学翻译的访问,他说过演唱会是要让观众抽离现实,而感动观众首先得自己先感动之类的话。我觉得他们这是一种“演”唱不是为了迎合观众,而是为了打动观众的觉悟。也就是说,一般歌手的职业化,使得他们更加注意各种技巧,而学友和ASKA已经超越了那种级别的表演。
平凡中见到的闪光点,有时比特立独行更打动我。
[ 本帖最后由 judyval 于 2011-3-23 21: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