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一下,没关系吧,因为也提到了CA(各位别来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5 21:4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z成功之道


由松本孝弘及稻葉浩志所組成的B'z,是90年代日本最成功的樂團。B'z的成功,不僅在於他們曾經是日本最紅的樂團,而且他們自91年「LADY NAVIGATION」成為超級樂團開始,到了現在的2000年,雖然當紅程度不及當年,但人氣還是極盛。試想想,日本樂界歷史上有幾多歌手/樂團能在頂峰超過五年呢?真的絕無僅有,而B'z竟然可以在樂界項尖上接近10年,真可說得上是近年日本樂界的異數。

B'z何以能夠紅得這麼久呢?這可從多角度分析。

女歌手/樂團近年的成功因素大多是因為她們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後台,即監製。但男歌手/樂團那方面則不太相同,他們所憑靠的因素有二:一,隊中有才華的樂手/創作人;二,有性格的主音歌手。這裡所指的「性格」,並不是指外型而言,而是在歌聲哂枚?浴=?陙眄敿壍臉穲F,大多都擁有這兩個因素:Mr.Children的櫻井和壽的聲音高兀突出,他的創作才華亦不容懷疑;Chage & Aska的飛鳥涼的創作及在聲音哂梅矫嬉彩琼敿壦疁剩蝗粽撔愿瘢琒outhern All Stars的桑田佳祐更可以說在日本樂界中首屈一指,配合其所創作優美的Melody,可以說是一絕的配搭…而B'z很明顯地皆擁有這兩個因素,松本孝弘的結他技術在日本、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頂級水平、而稻葉浩志的vocal強而有力,張力極大,歌唱技巧亦高超得很。大多頂級的樂團,大多擁有此二因素。

前幾回連載曾經說到BMF在93年叱吒樂界,連帶亦令B'z攀上高峰。其實B'z與BMF和trf與小室哲哉的關係有點相似,基本上B'z與BMF是「互惠互利」的:B'z在92年的人氣使BMF歌手廣受樂迷認識;BMF的出現亦使B'z的人氣延續至95年。所以B'z自從在90、91年開始,能夠紅至95年,有一定程度上是由於BMF的關係。

至95年BMF的勢力減弱,那麼B'z如何在90年代中後期維持其人氣呢?那和他們的音樂風格及歌曲質素有一點關係。一些中衰的樂團如Chage & Aska,往往不能維持他們在全盛時期歌曲的水準、歌曲風格亦沒有突破之處。但是B'z則不同,他們的歌曲除了能保持一貫水平之外,歌曲風格亦變化多端。他們在94年發了兩張單曲「Don't leave me」及「MOTEL」,分別賣出了144萬及131萬張,成績其實以他們的人氣來說並不成正比,反映出這兩首歌的風格並不能吸納所有支持他們的樂迷。但是這兩首歌皆以美國西部Hard Rock為主,在他們以前或以後的樂曲中也不能找到這種風格來,而且這兩首歌的水準奇高,並沒有硬套的感覺。這可想而知他們在最紅的時候已經為自己的將來鋪下道路。及至「Calling」及「Home」,風格亦擺脫了他們一向Hard Rock的風格,改以較Soft的日式Folk Rock。尤其以「Calling」的風格最為突出。由此可見,樂迷永遠喜歡新鮮風格的樂曲,而B'z的多變亦使歌迷的長期追隨。

在樂團的獨特性來說,亦是他們紅得這麼久的原因之一。兩人樂團,自Chage & Aska之後,便無以為繼。所以二人樂團在日本樂界來說,唯B'z獨大。而隊中的松本及稻葉不僅發揮其長處,並能夠平均分配其工作。很多樂團都會以主音為主,樂手為副。但B'z的主音及結他都很搶眼,使得兩人都能夠站在最前面。這當然是由於松本的結他實力真的高超所致。就算一些實力高超的樂團,都會出現地位高低的情況,而明顯上B'z並未發生這一情況。這一點正是其他樂團無法與B'z並駕齊驅的原因。

但是,一個較負面的原因,亦令他們長期站在頂峰。那就是傳播媒介的長期吹捧。據本人所觀察,若B'z每推出唱片,每本雜誌都以很大篇幅報道及刊登訪問文章,這一個「優待」是其他樂團所不能得到的,但那其實是傳媒控制了樂迷的口味,是不好的現象。那本來可能是編輯們對B'z的尊重,但他們卻沒有想過自己一直將B'z抬得最高,一旦B'z跌下來時,會比一般樂團跌得更痛。那當然,本人並不想這種情況發生,但是「盛極必衰」是日本樂界的必然現象,根本無可能避免。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1:45:36 | 只看该作者
90年之日本音樂概論


90年實在是日本樂界非常重要的一年。在90年以前,日本樂界還是偶像當道的日子:80年中後期女性idol松田聖子、中森明菜仍大有人氣,工藤靜香則正值漸露頭角當中;Johnny事務所的光Genji、男鬥呼組亦處於巔峰期;「小貓俱樂部」很多成員都能夠在Oricon榜取得極佳的成績。但是很明顯地,90年之後,即踏進了90年代,偶像們的聲勢大都有滑落的跡象,而一些有實力的組合/樂團,亦趨機在這時崛起,就好像是Chage & Aska、小田和正、Dreams Come True等,而一些在地下的獨立樂團亦走到「地上」,並大受歡迎,經典的例子當然就是X。即是說,90年其實是日本樂界的一個分水嶺。

既然說90年是日本樂界的一個分水嶺,那麼在當年來說音樂風格當然並不清晰。那是對的,因為那過渡期是由偶像派變成創作派為主導,在某程度來說那其實是兩個極端,要轉變實質上需要較多的時間。看看90年的年終單曲銷售榜,會有 多個陌生的名字出現,這些名字在以前或以後的銷售榜都難於見到,就好像たま、PINK SAPPHIRE、牛若丸三郎太、GO-BANG'S等,即是說,那時市場上的方向其實沒有一定準則,樂界情況亦混亂得很,才會出現如此特異的情況。

若論90年最重要的事情和歌曲。事情方面小弟會選Southern All Stars的全面復歸。自從他們在86年推出專輯『KAMAKURA』之後,由於原由子產子及桑田佳祐的KUWATA BAND的活動的關係,一共休業接近了4年,於89年他們已經復出,推出了單曲「 みんなのうた」。但是Southern All Stars將視線集中在90年,首先他們推出了專輯『Southern All Stars』,然後推出了經典Love Song「真夏の果實」,還有在9月推出類近Soundtrack的專輯『稻村Jane』,在一年內推出兩張專輯,Southern All Stars在以前或以後也未曾試過。可想而知,Southern All Stars的復出對日本樂界來說,實影響了日本創作派歌手的發展。

歌曲方面當然就會是米米Club的「浪漫飛行」。「浪漫飛行」的重要性,在此並不多說,因為本人會另文專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沒有「浪漫飛行」,以後很多事情或多或少都會改變,至少在我的角度來看偶像的勢力並不會減弱,而實力派抬頭的速度亦不如想像中那麼快。但「浪漫飛行」的推出,結果影響了整個日本樂界日後的路向。所以在很多日本音樂評論家眼中,「浪漫飛行」的重要性可謂全部日本樂曲中首屈一指。

另外,LINDBERG的「今すぐKISS ME」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視。這一首歌令得日本的Girl Pop興起,LINDBERG亦成為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Girl Pop樂團之一。而90年的1位曲「櫻桃小丸子」的「おどるポンポコリン」亦在當年掀起了熱賣潮,「櫻桃小丸子」這套在當年則成為日本的國民的動畫。

TBS系在90年的深夜節目,「イカす!Band天國」更直接影響了日後Band風的興起,這個節目在當年請盡了當時有才華,但是不為人所認識的樂團/歌手演唱,其間曾經因出席過這個節目而開始紅起來的歌手計有X、森高千里、DREAMS COME TRUE、久保田利伸、PRINCESS PRINCESS等。而一些甚至在之前一點兒名氣也沒有的歌手,因為這個節目而開始紅起來,他都感恩圖報,會在每週都出現在這個節目當中演唱。由於這個節目被人簡稱為「 イカ天」,故這些歌手都會被稱由「“イカ天”出身」。這個節目對日後音樂發展的影響,實在是十分宏大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1:46:17 | 只看该作者
91年之日本音樂概論


如本連載第2回所述,91年日本樂界主要操縱著電視連續劇的手中,這一個情況一直延續至97年。但為何是直至97年呢?且看98及99年的年間冠軍單曲,「誘惑」及「團子3兄弟」,皆不是電視劇主題歌,而最近收視率超高的「Beautiful Life」的主題歌,由B'z主唱的「 今夜月の見える丘に」,成績差強人意,反而Non tie-up作品,Southern All Stars的「TSUNAMI」卻大賣,可見主題歌的影響力已開始減弱。但在91年,隨著電視劇主題歌的興起,「Million Sales時代」亦隨之而出現,而這個時代到現在為止尚未停止過。所以說,91年仍是很重要的一年。

「イカ天」的勢力延續至91、92年,之前名不經傳的歌手——KAN,憑著「愛は勝つ」一曲而大賣,為91年多姿多采的音樂世界展開序幕。冬季電視劇「東京Love Story」的收視率及日碑俱佳,令得小田和正「Love Storyは突然 に」大Hit,小田和正在Off Course及Solo時代首次嘗得冠軍滋味;「101次求婚」效應,亦令「Say Yes」大Hit。這三首歌在91年榜上共取得26週的冠軍,即91年,有一半時間都由這三首歌取得冠軍的,而這三首歌正是91年年間的頭3位,故這三首歌已大概控制了91年的銷售榜。

至於專輯方面,年末的女王松任谷由實推出了專輯『天國のDoor』,結果連續3年獲得年間專輯榜冠軍的位置,但Chage & Aska推出『TREE』,雖然未竟全功,不能將松任谷由實的冠軍位置奪來,不過Chage & Aska已經被認為是唱片巿場的靈丹妙藥,他們的作品必定會大賣。而Chage & Aska在91年的唱片總銷售金額高達101億日元,是前所未有的高銷售數字,亦為91年唱片銷售金額年間的No.1。

在同年,另一隊超級樂團,B'z亦在該年興起。在90年他們已漸露頭角,「太陽のKomachi Angel」「Easy come,easy go!」「愛 しい人よGoodnight...」皆在Oricon能夠成為冠軍。在91年春季,他們推出了單曲「LADY NAVIGATION」,結果首次奪得百萬銷量,而且在Oricon榜內逗留長達50多星期。而在年終結算時,B'z共有7張專輯銷量超越20萬,人氣之盛可謂一時無兩。

另一不可忽視的樂團就是Dreams Come True,他們在年未推出了專輯『Million Kisses』,這專輯在92年突破了200萬張。這促使了他們的專輯『The Swinging Star』在次年的熱賣。

但是,究竟是不是純粹是因為電視劇主題歌的熱賣,令得「Million Sales時代」的出現呢?那倒未必。91年是日本經濟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因為日本在以前的十多年,經濟發展一直持續,社會各業都能夠蓬勃發展。但那一切其實只不過是幻象,即所謂的「泡沫經濟」,這泡沫一旦爆破,那會使經濟狀況回到「泡沫經濟」之前,甚至更糟。91年正是這個泡沫爆破的前一刻。故91年就是「泡沫經濟」最高峰的一年。所以,唱片市場亦能夠自80年代的不景氣,被抬至91年的高位。91年的唱片總銷量金額為2800億日元,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

這點大概是「Million Sales時代」出現的其中一個要點。但是91年過後,「泡沫經濟」明顯上已經爆破,為何唱片的高銷量仍會持續下去呢?那大概也和電視台的政策有關。在91年,電視台大幅地削減音樂節目,以前的樂迷很多都會以為只需看電視便能夠聽到他們想聽的歌,但在91年便不可能了。那是因為唱片公司和電視台得到了共識。而明顯上,這一點共識是電視台可得到高質素的電視劇主題歌,所以在以前,電視劇主題歌多由主演偶像主唱,但到了91年,就多了很多有實力的歌手主唱主題歌,很多例子是歌手還會特意為電視劇「度身定造」。就這樣,唱片銷量就開始有所保證,並不受電視音樂節目的因素所困擾。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1:47:06 | 只看该作者
92年之日本音樂概論


    92年之日本樂界,延續了91年大HIT歌曲續出的時代。而更加特別的是,92年

全年僅有18首冠軍歌,一些92年的大HIT歌,冠軍週數都在5週以上,如「悲

雪」(10週)、「君」(6週)、「淚Kiss」(7

週)等。故此,92年營造出一些樂團坐大的情況,如米米CLUB在當年叱吒樂

界,其CD的銷售數字都是驚異的;但那並不代表樂界走向不良的發展。相反,

92年是樂界百花齊放的一年。

    尾崎豐在4月25日突然死去,其對樂界的震撼真的無以復加。尾崎生前已被譽

為天才,但他的那種習慣始終為人所詬病,結果他的死還是和他的壞習慣有關。

尾崎生前代表了年輕人,而他的死亦被社會應思考的——究竟社會的變遷是不是

已和老一代的思想所相矛盾的呢,是不是更應注重年輕一代的感受呢?尾崎的死

令唱片公司大發「死人財」,他死後樂迷爭相購買他的唱片,唱片總銷量金額在

92年超越120億日元,僅次於CHAGE&ASKA、B'z和米米CLUB,是92年的第4

位。明顯上,尾崎的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他死后,甚至現在。創作歌手的年輕化,

實際上是深受尾崎的影響。本人會另文談談尾崎的音樂。

    很多人會比較尾崎及hide之死的影響,那是不公平的。尾崎的死根本上是當年

年輕人的反響;反之hide的死神秘感較重,他的死也相對對社會的衝擊較少。當

然,他們的對樂迷皆為極震撼的,但硬要為他們的死分類,尾崎的死屬於社會

性;hide則是單純的私人事件。

    92年是經濟不景的一年,相反樂界卻是豐收的一年。其原因主要在於音響科技

發展漸趨成熟。CD或Cassette的音響設備於92年在日本賣出1億6000萬部;AM

放送的主要5個電台亦開始轉為Stereo放送;Digital的錄音技術、MD及DCC等在

92年推出市面,都是對樂界有利的條件,令92年的樂界能延續91年的氣勢。

    CHAGE&ASKA和B'z的戰爭繼續展開,結果在專輯榜的戰場上,C&A的『

SUPER BESTⅡ』壓倒B'z的『IN THE LIFE』,成為年間的No.1,亦是史上初銷

量突破250萬張的專輯。C&A唱片銷量金額達185億日元的驚異數字,亦是史無

前例的,故C&A在92年仍穩坐王者的寶座。Tie-up的影響力在92年仍盛,雖然不

及91年Top20全是Tip-up作品,但92年年間單曲Top20也有18首是Tip-up的,其

中「君」、「悲雪」、「淚Kiss」、「PIECE

OF MY WISH」等皆為電視劇主題歌,電視劇主題歌的影響力故未見減退。

    平松愛理「部屋Y私」之大HIT是一個異數,但此曲充份表現出女性

無可奈何的一面,而激發他們奮發圖強,20代女性的結婚症候群的缺失表露無遺

,是為92年最重要的作品,本連載第11章已談及,在此略過。DREAMS COME

TRUE的「決戰金曜日」則唱出白領階層的可笑,到了星期五大家都會不願一

切的湧出寫字樓,擠湧在電車之中,那真是可憐之極。這兩首歌的大HIT令人發

現了兩件事:一,有實力的girl pop歌手逐漸抬頭;二,歌詞的地位越來越高。這

兩首歌的曲皆並不高,能夠大HIT主要在於歌詞能夠取長補短。故此,以後歌詞

創作的重要性逐漸加強,甚至出現“以曲遷就詞”的情況。

    92年末以藤井郁彌為首的Checkers宣佈解散,象徵了Boy Band時代的結束。

Boy Band在日本一向佔著一個不太重要的地位,但Checkers還能在80年代呼風

喚雨了好一陣子,足證了他們的人氣。他們在92年的「紅白歌合戰」出演後,

Checkers正式成為歷史名詞。及後的TOKIO表現不出Checkers的份量,他們亦

似Idol Group多於Boy Band。所以說,Checkers和Boy Band這名詞一起從日本

樂界上消失。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1:47:42 | 只看该作者
93年的日本音樂概論

  在93年世界政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新總統克林頓上台、日本自民黨

倒台,繼任的細川護熙執上這個爛攤子。樂界方面,作曲家服部隆一及歌手藤山一

郎相繼去世;香港樂團beyond主音黃家駒在番組錄影時,發生意外而死亡的事件,

更震動台港樂迷的心靈。93年的確是多事之秋。

  相對來說流行樂界是平靜得多。CHAGE & ASKA和B’z 繼續爭奪王者之位,但

戰場已移至單曲榜上,DREAMS COME TRUE,松任谷由實等仍以巨星的身分出現。

然而較為特別的是,一間身兼製作及發行的唱片公司 ─ BMF異軍突起,旗下歌手不

僅能與上述樂團爭一日之長短,甚至是霸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他們旗下的歌手如B’z,

ZARD, T-BOLAN, WANDS, DEEN,大黑摩季,TUBE等在93年無不大紅大紫,93年2

月22日的Oricon單曲榜由T-BOLAN的「 氣持」奪得冠軍開始

,直至7月19日為止(冠軍單曲是WANDS的「戀乙女」),合共21週都由BMF

的歌手取得冠軍(其間只隔著CHAGE&ASKA的「Yah Yah Yah」、年間專輯,總銷量冠

軍亦為BMF陣內的內關,ZARD雨勝WANDS,年間單曲榜Top 10 有6首為BMF的歌手...威

水史可說是數之不盡。由於本連載的第20章巳詳細地敘述他們當紅的原因,故這裡

不再重覆。但特別要再度提及的是,BMF的策略問題。BMF所用的策略,是不斷地「

疲勞轟炸」樂迷,當他們的人氣度極高時,便加大推出唱片的密度,而BMF旗下所有

的歌手的風格亦相若,那麼便可以在短期內將樂迷「洗腦」,從而將銷售數字提。這

個策略後起的producer大都樂於採用,其中小室哲及更是其俵俵者。所以說,

BMF的出現,實是促使了小室哲哉的成功;而所用的“監製策略”,甚至比小

室的來得更徹底。就這樣,九十年代的日本主流音樂大抵上巳經可以連成一線。

  然而,BMF在九三年間所抓起的,是波瀾、是漣漪,抑或只是曇花一現,那就必

須由各位的理智去定奪了。

  若要舉出93年重要的樂曲,本人會數the Boom的「島唄」和ZARD的「負

」。「負」可以略說,因為這首歌重要的地方是使全日本掀起“BMF軍團

”的浪潮,本人在多篇連載皆有提及。「島唄」的主唱樂團the Boom以前名不經傳

(或許諸位對之亦印象模糊,但若有看過「二千年之戀」的話,應會記得那古板的刑

警,那便是the Boom的主音宮澤和史),而「島唄」未single化之前,專輯『思春期』

亦有收錄「島唄」,但『思春期』的銷售成績並不理想的,可見「島唄」在93年7

月單曲化而大紅,是突然掀起的熱潮。「島唄」大hit的主要原因實不可考,但

它所帶來的影響是帶動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沖繩熱。「島唄」之所以與沖繩扯上關係

,全因為「島唄」除了原裝的版本外,更推出了沖繩語的vision;而編曲亦用上sanshin

這個沖繩的樂器。這首歌推出以後大受歡迎,兩個版本加起來約賣出了150萬張。

「島唄」連帶起一隊全沖繩人,玩的也是沖繩音樂的女子組合——的崛起(可

惜現在巳解散);沖繩的旅遊事業也興起來。由於旅遊事業的興旺,星探才開始從沖

繩發掘新人,造就了一班沖繩歌手加安室奈美惠,SPEED,Kiroro等的出現。

  現在香港流行的Rave Party(港報章譯之為「狂野派對」)大約在十年前於英國首

先發起,大約在93年間傳入日本。由於民族主義的作崇,故Rave Party裡也要有日文

的歌曲播放。於是一些創作電子音樂的創作者就乘時崛起,小室哲哉時勢造英雄,推

出了新組合trf(tetsuya rave factory之略)。trf大紅之後,小室哉就開始了作監製的生

涯。

  另外,93年亦展現了歌手們愛心的一面。北海道旁的奧尻島發生大地震,歌年

們如渡邊美里,小田和正等響應賑災活動而出席演唱;93年愛滋病蔓延的情況嚴重

,桑田佳祐一呼百應,眾歌手在12月1日世界對抗愛滋日,於全國多處地方舉行演

唱會籌款。那些演唱會盡顯了歌手熱心社會公益的一面。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1:48:08 | 只看该作者
94年之日本音樂概論

    泡沫經濟爆破之後,對樂界最大的影響除了是購買唱片的樂迷少了之外,也間接

導致了「外國勢力」的侵入。所謂外國勢力,是指一些英美歌手能成功打進日本市

場,及外資唱片公司如Tower Record、HMV等全面進駐日本。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

94年歌手們怎樣為生存而戰呢?

    一些組合強勢依然持續。DREAMS COME TRUE的『Magic』已是繼『MILLION

KISSES』『The Swinging Star』第三張突破二百萬張銷量的專輯,他們在94年所發的

單曲亦三度成為冠軍;B’z在94年只有一張單曲及一張專輯在年間榜單上,但

「Don’t leave me」『The 7th Blues』皆是年間的第四位,成績有目共睹,其中『The

7th Blues』在售價5,500日元下亦能賣出160多萬張,更是人氣的實證。然而一些歌手

如CHAGE & ASKA確是成績是下滑了不少,他們的「HEART」標榜是「YAH YAH

YAH續篇」,但成績卻不及「YAH YAH YAH」的一半,真的令人失望。而藤井郁彌

出了一首大HIT作「TRUE LOVE」,不少人憧憬他能在94年大放異彩,可是卻無以為

繼。

    另外,TMN在94年發表了解散宣言,是繼92年尾崎豐逝世、93年UNICORN解散後最

為樂界所婉惜的事件。他們在5月19日於東京Dome舉行最後的演唱,給他們提攜過的

松本孝弘及渹}大介皆有出席。我不敢說在94年一些組合或歌手,人氣下跌或解散是

「汰弱留強」的表現,因為誰敢說C&A是屬於”弱” ?小室哲哉在TMN解散之後更

能有自己發展的空間。所以我只會說,94年是一個時代更替的年代。

    在時代更替的關係來說,CHAGE & ASKA的”退” 就正好代表了Mr. Children得

”進”。Mr. Children在92年出道,因93年末主唱電視劇「同窗會」的主題歌

「CROSS ROAD」而大HIT。說來也很是奇怪,B’z、Mr. Children、GLAY都是在90

年代叱吒一時的樂團,但他們由出道至大紅都是相距了一年半至兩年之間,那究竟是

巧合或是超級樂團的” 成長期” 皆相若,那就要閣下去判斷了。Mr. Children的歌詞

十分警世,對青少年來說簡直像是一股清泉一樣;在94年末發賣的「Tomorrow never

knows」賣出了接近280萬張,一年間Mr. Children已踏至最高峰。

    上文曾經提及英美歌手成功打進日本市場,那究竟是誰最先「登陸」的呢?答案很

是有趣,是「一齣電影」及「一張專輯」。一齣電影指的是THE嗎BODYGUARD(港

譯:「護花傾情」),它的Soundtrack在93年賣出接近200萬張,這一張Soundtrack直接

使「洋樂」的唱片在專輯榜上,不再是陪跑的分子。而我說一張專輯,為何不說出

這張專輯主唱者的名字呢?由於這是一張雜宓膶]嫛篘OW 1』。雜宄??幌蛟
7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1:49:16 | 只看该作者
95年之日本音樂概論

    本人在本連載第13章曾經論述95年日本音樂界百花齊放的局面,而在裏面亦曾經談論過

一點95年日本音樂的事情。因此,在本章會略去一些已寫過的事。如想更了解95年日本音

樂的情況,大家請翻閱第13章。

    95年的年末榜單除了是反映出樂迷的強大購買意慾之外,更顯出95年是電視節目影響力

達到最高峰的一年。95年單曲Top3作品「LOVE LOVE LOVE」、「Wow War Tonight」、

「HELLO」圴是電視節目的主題曲,這個情況在九十年代只有90及95年出現過。而L←→R

、田村直美、SHA亂Q等這些以前名不經傳的歌手,也因為電視節目的關係而大賣,SHA

亂Q、SPITZ、My Little Lover更搖身變成頂級的樂團。

    樂界的循環定律象徵了一些新樂團加入,就必須有舊樂團退出。在九十年代差不多每年

都有重大的樂團解散。92年有Checkers、93年有Unicorn,94年有TMN,95年則有access。

access在93年成立,在初出道時已有人憧憬他們會和另一2人樂團B’z一般紅。主音貴水

博之以其精湛的歌唱技巧,渹}大介仗著魔法般的keyboard演奏,迷倒萬千樂迷。然而

access始終只是渹}的遊戲,他以「卒業」兩字來象徵access的解散,他們三年來的「夢

幻之旅」,亦從此劃上句號。

    95年1月16日,大阪及神戶等關西一帶發生了尼克特制超越七級的大地震,其嚴重程度

甚至可與1928年東京大地震相提並論。日本人都恐懼他們的國家會發生更嚴重的事件,

遂令一些勵志的、正面的歌曲大受歡迎,如「Tomorrow never knows」、「奇跡的地球」

、「TOMORROW」。這些年來日本人都生活在恐懼之中,日本流行音樂亦有著安撫的作

用,故比在95年,音樂已可溶入社會的社會上。反過來說,歌詞為何在近年越來越重要,

也可以說由此開始,因為歌的中心思想已成為樂迷購買唱片的準則之一。其次亦可解釋

Mr. Children於95年能更上一層樓,也全因為櫻井和壽自「Tomorrow never knows」往後

的作品,歌詞皆較社會性的、或是哲理性的。故此到了95年,Mr. Children已成為日本史

上最重要的流行樂團之一。

    在這裏也可再談談95年「鼎足三立」的局面。Mr. Children成為了當年的王者,但仍

受到B’z和trf的威脅。B’z在91至94年,每年皆只發兩張單曲,但在95年卻發了三張

單曲,可見B’z在95年誓與Mr. Children爭一日之長短。trf在95年也發了多張單曲,成

績皆不俗,其中三張更突破了一百萬張,而他們由於出了兩張專輯「dAnce to positive」

和「hyper mix IV」,最終和94年一樣,擊敗了B’z和Mr. Children成為了年間銷量的

總冠軍。而B’z、Mr. Children和trf亦真的可代表了三種不同的音樂風格,B’z的rock

、Mr. Children的pop及trf的dance music。這亦證明了95年多樣化的音樂風格皆有廣大的

市場,但此情況由96年至今已不復見了。96、97年小室哲哉的跳舞音樂橫行樂界,98年

Visual Rock樂團、99年則有日式R&B霸佔樂界大部分市場,可見到了九十年代後期,

日本流行音樂的選擇已越來越少,我們應該珍惜95年日本樂界所帶給我們的一切驚喜。

    DREAMS COME TRUE在95年發賣的「DELICIOUS」賣出接近三百萬張,順利成為

年間專輯的第一位。DCT是繼松任谷由後成為連續兩年獲得年間專輯冠軍的歌手。他們

的「LOVE LOVE LOVE」賣出250萬張,也成為了95年單曲冠軍。由單曲、專輯皆獲得

95年的冠軍,可知DREAMS COME TRUE在95年已走上他們出道以來的最高峰。然而

他們不可與B’z、Mr. Children爭一日之長短,其實和他們單曲的銷量並不穩定有關。

除了「LOVE LOVE LOVE」之外,他們最高銷量已經是售出120多萬的「決戰金曜日」

了。

    若要選95年的重大事件,除了是access,或是另一老牌樂團THE BLUE HEART解散

之外,桑田佳祐和Mr. Children夢幻組合的共演及SHA亂Q的崛起應是較為重要的。桑田

佳祐在93年12月1日發起了全國11個都市的對抗愛滋病的演唱;94年末則在日本武士道

館與Mr. Children舉行Opera式的演唱;到了95年1月27日發表了AAA的應援歌,他們兩

隊如斯夢幻的演出便告一段落。SHA亂Q的崛起則是全國性的、社會性的,他們將關西

地域音樂帶給東京樂迷一個特別的詮釋。他們誇張華麗的服飾是社會的另一反動,把日

本人反常態的本性表露出來,「Single Bed」、「狡猾的女人」更表現日本男性的悲哀

。因此「日經Entertainment」在97年做了一個知名度的調查,結果SHA亂Q的知名度高

達97%,是歌手樂團之中最高的(給各位一個指標,當時木村拓哉的知名度是約80%多

一點)。

    至於最重要的歌曲,除「LOVE LOVE LOVE」、「狡猾的女人」之外,我想還得數

「Robinson」。「Robinson」除了是SPITZ興起的踏腳石之外,更有著和「Tomorrow

never knows」、「TOMORROW」的功能。「Robinson」寫的是虛無飄渺的愛情故事,

而那種不實在的感覺對活在恐懼之中的日本人來說,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調和劑,讓他

們暫時忘記一下悲哀的生活吧。所以「Robinson」何以能在95年大hit,也不是亳無徵

兆的。當然,SPITZ成員本身的音樂造詣也是一個不可缺的因素。「Hello, Again」則

是典型觸景生情的樂曲,其重要性在於那Pop Song的格式成為後輩的模範。自此以後

,實在有太多歌曲是A Melody到B Melody時轉調,到了副歌時又轉回A Melody那個調

號的格式了。

    而實際上,95年有太多東西可說,這裏只能略述之。而一言以蔽之,95年日本人活在

恐懼中,反而帶給樂迷一個活躍的樂界。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1:50:26 | 只看该作者
96的日本音樂概論

    由於95年的樂界實在太多姿多彩,於是創造出96年專輯大賣的局面,而為何96年專輯會

大賣,其實也是必然現象,那是由於大部分專輯都會收錄以前的專輯未收錄過的單曲,所

以96年所發出的專輯很多時會收錄了95年精彩的單曲,從而吸引了更多樂迷購買該年的專

輯。結果96年一共出現了10張超越200萬銷量的專輯,那是極難得的,至少一般樂界的觀

念,專輯達到了200萬張,成績已經是很好的了。

    成績最好的專輯當然首推globe的『globe』,這專輯是史上首張超越400百萬張銷量的

專輯。這張專輯確實了小室哲哉獨步天下的局面,亦令小室與小林武史和BMF的首席監製

之爭取得極大優勢。trf縱然沒落,但仍然有globe、安室奈美惠,以至華原朋美等本錢手

。DREAMS COME TRUE的『LOVE UNLIMITED∞』收錄大HIT名曲「LOVE LOVE

LOVE」,故亦可輕易取得了200萬張的銷售數字。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globe』和

『LOVE UNLIMITED∞』的發賣日期十分接近(分別為3月31日和4月1日) ,故在96年4月

15日的ORICON Album Chart第一次出現同週有兩張超過100萬週間銷量的專輯。

Mr. Children的『深海』、B’z的『LOOSE』及Southern All Stars的『YOUNG LOVE』

,都是樂迷所期待已久的唱片,大賣是必然的事。而新人安室奈美惠、華原朋美和相川七

瀨等新人的專輯成績皆有目共睹。96年可謂使樂迷大解慳囊的一年(也只有這一年本人買

了年間Top10的九張專輯) 。

    單曲的戰爭方面雖不及專輯榜或是95年的單曲榜,但競爭依然激烈。Mr. Children的

「無名字的詩」僅以3萬張擊敗了globe的「DEPARTURES」,成為了年間的首位。他們

的另一作品「花—Memento–Mori—」亦和SPITZ的「CHERRY」合演了96年最精彩的

一齣「好戲」(大家可參考本連載第6回) ;而久保田利伸的「LA LA LA LOVE SONG」則

靠電視劇「LONG VACATION」(96年第三季富士月9) 而大賣。而Mr. Children、SPITZ和

安室奈美惠各有兩首樂曲進佔年間Top 10,足證他們人氣的爆發。相對而言B’z自91年以

來首次沒有樂曲進入頭十大,其人氣度己開始見底。

    96年樂界有一點比較奇怪,就是在該年有較多一些特別的樂團或是歌手紅起來。PUFFY

是奧田民生第一隊監製的組合,頭兩張單曲均取得百萬銷量,民生的監製路意外地順利;

關西系歌手ULFULS憑獨特的唱法和音樂成為樂界的異數;GLAY的成功使Visual Rock闢

出一條康莊大道;JUDY AND MARY的大HIT其實也是樂界的另一異數,在以前,真的沒有

什麼評論家看好過他們。而安室奈美惠迅速興起,立刻成為社會的潮流指標,全國亦掀起

了「安室風」,從而帶動了近年來的「沖繩熱」。就這樣,星探們從沖繩找到四個女孩子

,成為日後叱吒一時的SPEED。

    在95年日本歌手進軍海外相繼失敗。(CHAGE&ASKA和DREAMS COME TRUE分別唱

出荷里活﹝好萊塢﹞電影的主題歌) 但在96年,情況則明顯好轉。DCT的主音吉田美和成

為了時代雜誌(TIME) 的封面人物,成功將一些日本歌曲的信息帶到海外;CHAGE&ASKA

在倫敦應邀出席MTV的‘UNPLUGGED LIVE’,是首隊日本及亞洲歌手出席

UNPLUGGED LIVE的樂團(東亞洲區至現在為止僅有他們和庾澄慶出席過) ;布袋寅泰則

被David Bowie所邀請,於亞特蘭大奧邥
9
 楼主| 发表于 2003-10-5 22:07:1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也够累啊。
10
发表于 2003-10-5 23:01:58 | 只看该作者
懒得看
11
发表于 2003-10-6 09:00:55 | 只看该作者
93年的介绍中好像没有提及CA以及单曲YAHYAHYAH和专辑REDHILL,这好像挺失误的,很多不是CA歌迷的人认为,YAHYAHYAH至今还是日本最好的快歌,而我认为REDHILL专辑的整体音乐水平不仅是CA的极致,也堪称90年代前期日本歌坛的巅峰之作。
12
发表于 2003-10-6 11:26: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篇好像在哪里看过的样子。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气的啦,让他们这些拿笔杆子的说去吧,说得再天花乱坠,CA在CA迷的心目中还是至高无上的。
通常对这些“不公平”的评论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笑置之喽!
13
发表于 2003-10-6 13:59:15 | 只看该作者
“日之韵”里面连载过的,是一个台湾网站上的文章

不过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这篇文章还是算说的比较公正的^^;;
14
发表于 2003-10-6 14:17:33 | 只看该作者
可问题就在于,我们好像都不是旁观者。
不过谢谢tina,我就是觉得在哪里看过的样子,原来是日之韵。《今日音乐》里好像也登过些类似的文章。
15
发表于 2003-10-6 14:42:4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样说,好像我是旁观者了……汗^^;;;
16
发表于 2003-10-6 17:20:28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这么说嘛,我绝没有那个意思!^^;;;;;;
17
发表于 2003-10-6 17:49:1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也没有那种意思啊~~~`最近我好像真的在当旁观者啊……汗;;
18
发表于 2003-10-6 18:34:37 | 只看该作者
挺客观的!但BZ的问题在于连亚洲市场都不去开发,在国际上当然没有知名度!我有个英国的朋友他就认识CA。这一点CA无疑是成功者,否则只在日本红不叫红!!!!!!!!!!!!!!!
19
发表于 2003-10-6 19:15:45 | 只看该作者
尾崎豐歌不错,死的也好,是一个好榜样!
20
发表于 2003-10-6 19:20:36 | 只看该作者
国际上有知名度就叫红吗??其实现在大家对红的定义应该是唱片的销量和上头条等的次数吧~~~`但真正喜欢某个人或者被某种声音感动的话是不会去在意这些肤浅的东西的,所以才有一帮人如我们一样支持他们!ca现在在日本的确不红,这是事实!不要因为我们的爱封闭我们的眼睛……但是我很自豪的是每个日本艺人提到ca的时候都还是很尊敬的,ca是日本的“大物”地位没人否认,这就肯定ca的地位和努力,也肯定了我的眼光^^非要跟B'Z等争个高下才行啊??每个人工作和努力的重心不一样,不能因为B'Z不开拓国际市场就否认人家啊~`大多数日本的艺人都还是只限于日本发展的,不能说人家不红啊?^^;;
21
发表于 2003-10-6 19:54:24 | 只看该作者
鼓掌……!
tina说得太好了。不能因为我们喜欢CA而否定了其他艺人的努力。可也不能因为某些表象的东西来认定一个艺人的价值,只要是真的感受到了他们音乐中的力量,那么即使销量平平,他们在歌迷心目中仍就是排名第一的!无人可取代!
22
发表于 2003-10-6 20:11:2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翻唱CA歌曲的歌手很多,翻唱BZ的却很少???

所以我觉得BZ在商业上的成功要远远大于其在“艺术”上的。

如y.soong所说,CA在国际知名度这点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23
发表于 2003-10-6 20:52:2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日本人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
24
发表于 2003-10-6 21:19:4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别误会,我并未有意抬高我们大家喜欢的CA而贬低BZ,我也很欣赏BZ,我只是站在DJ的角度去客观评价,
还记得 保罗。莫里艾的那张像CA致敬的碟《THE COLOUR OF THE LOVER》
还有《不插点》(参加这么一个牛*的节目不是每个歌手都有机回灌碟的!)
还有《ONE VOICES》
这就是证明!!!
25
发表于 2003-10-6 22:02:2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不插点,是电
26
发表于 2003-10-7 18:54:5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个文章很多地方是一家之言,作者的文章我看过不少,当压根儿没说过南方之星的坏话不是吗

另外BZ是满强的但是我觉得他们大HIT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炒作出来的,事实上我真的不觉得他们的歌那么好

至于尾崎丰。。。。个人认为HIDE在艺术上走的比他远的多

访问触屏版 | CHAGEandASKA.com

GMT+8, 2025-5-7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