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借到一个MP3的缘故,所以把一些比较难买到CD的歌曲放进去听了一下,NO NO DARLIN'也被我放了进去。其他的曲子都是摇滚的,所以听到NO NO DARLIN'时候常常找不到摇滚节奏,似乎这是和摇滚非常不同的东西。
在歌词方面,是很柔和的情歌。在这里我先讲讲结构吧。音乐结构方面,chorus的比重非常大,而过渡也是相当柔和,让人怀疑是否还可以把那几个小节称为chorus。很多流行歌曲的chorus部分是2到3部分,所占小节比较多,稍长。NO NO DARLIN'的特点是,chorus部分反复出现,甚至连续出现,到最后可以说有种“没完没了”的意味。CHAGE的声音只在chorus部分出现,支撑起整个乐曲的构架,这种方式,就像是原声吉他的和弦一般。这种意味,在曲尾的表现极其明显,仿佛CHAGE是一把节奏吉他而ASKA是一把SOLO吉他一般,这种和声的极端风格,在所听的几张CD里面都是不多见的。关于节奏,我打到了四拍子,可是那感觉和摇滚完全不同,这个放在下面讲。
作曲的话,是很明显的ASKA流,音域相当集中,旋律性强而不激烈。乐器编配方面,是最值得说一说的。以前我认为里面是隐约有吉他音的,听了两天,没有发现吉他,不知是我记错了还是MP3的问题,反正,可以说是没有吉他这东西的,要说有,也是另一种吉他,就是上面所提到的CHAGE节奏吉他与ASKA主音吉他,嘿嘿嘿。节奏是鼓和BASS撑起的,BASS很简单,鼓也没事做,BASS非常醉人,虽然too simple(流汗不止)。这点倒是很有意思,以前我是盯着里面的钢琴,现在倒是对BASS恋恋不舍。BASS很有穿透力,这种穿透力不止是空间的问题,也可以穿透人的胸膛进入内心。而没有吉他这种乐器的存在,它的兄弟变得非常特别,如今没有吉他的音乐已经很少了。没有BASS的音乐?对不起,我还没想起来。乐器方面,还有钢琴和键盘。钢琴的音色很美,很适合缠绵氛围的修饰,键盘的运用,也是来做到这一点,键盘,就是那个在所有声音远处的效果音。如果说BASS是太近于我们心灵而没有发现,那么键盘那缥缈的音色就是太近于上帝而让我们欣喜。它的是在一开始的间断出现,而到尾声也出现了那种“没完没了”的效果。
CA的演唱就不多说了,就说乐曲的编配给我的总体感受。结构是很简单明了的,没有有些ROCK(METAL)之中躁动的小节给人的不安感。优美旋律构成的段落稍有起伏地反复出现,给人舒适地感觉。键盘钢琴BASS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乐曲给予了修饰:远、中、近。CA在乐曲中间,也就是2分多到3分多的他们典型“一唱一和”式和声丰富了曲子的层次感,让我感到最舒服的是最后结束处和声营造出了一个“没完没了”的效果:CHAGE和声一致而稳定,ASKA的声音富有变化,稍有爆发力而又回环不止。键盘效果音的加强,也就是上面所说“远”部分在此的突出也表现出了"NEVER END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的意味。节奏不如CA别的歌明显,如“天気予報の恋人”这样优美的作品。我认为节奏的弱化正是这乐曲的感情所需要的,回观鼓点之少,BASS之simple,还是为了那一点,“没完没了”的意味。试想,重鼓点以及一小节连续稳定的8下BASS音或者16下能够让人有永不停止的感受吗?就像某些哲学所认为,人生的不确定性才是人的自由的标志,才是人生意义昭示的起点。所以,在乐曲的最后,一切元素在为不停息的感受服务,某种确定性中的不确定服务,“没完没了”,是为了表现恋人的那种纯洁的厮守的感情。
NO NO DARLIN其实只是一首流行歌曲罢了 带着日本味道的流行歌曲, 没必要拿ROCK的眼光来看待CA, 更没必要想当然的把摇滚的配器和乐器的走向方式来看流行歌曲, 此曲吉他成分是有的, 而且是电声吉他, 没有木吉他, 你所说的飘逸的声音也不过是电子合成器的弦乐音色罢了,既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也没有太复杂.而恰恰BASS,电钢琴和鼓的演奏是此曲最出挑的,钢琴是演奏者的触键相当到位,而BASS和鼓走的相当老练。
NO NO DARLIN这首歌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Sons and Daughters
~それより僕が伝えたいのは 和它的风格很相像。从和声的角度来看,觉得是借鉴了黑人音乐中的福音和声,Sons and Daughters 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在配乐方面,他们的配器一直都很华丽,但从ROCK的角度来看,与U2,AERO SMITH,R E M这样的乐队还是有所差距的,毕竟不是纯乐队,而且想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