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Emporio Armani是乔治阿曼尼的二线品牌一样,二线品牌往往会跳出原有的概念,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不像一线品牌那样受限于商业因素,能较自由地表达创作者的真实想法。 熟悉C&A的迷可能都知道,C&A有过单飞的经历。其实在更早的时候,85年时为实现各自的由音乐抱负出过个人专辑。单飞后,Aska 凭借个人强劲的创作实力,陆续包办了编曲和制作人的角色,先后推出《One》《kicks Street》等专辑。Chage也在很早的时候有了自己的乐队--Mulit Max.也出过不少专辑。比较客观的说,单飞后飞鸟的成绩更为突出。单飞的原因是因为利益之分,还是为了实现个人音乐抱负,或是应了那句老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是不得知的。但对于那些发自内心喜欢C&A的乐迷来说,单飞后个人成绩再怎么突出,个人音乐风格再怎么突破,都不及两个人在一起时感染力强——让人总觉得少了写什么。 世界每时每刻都变化,乐坛亦是如此。没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渐渐地,在喜欢日本音乐的中国乐迷眼中有了更多的选择。大家在Aska的《生龙活虎》中可以体会到那种心情写照“丧失了家臣的国王,下马眺望星空,好像已经三天不曾喘吸过”当时,真的有让人感到“过气”之嫌。。。说实话,这张至近百听不厌的《生龙活虎》,一开始,我很是排斥,因为它与以往的C&A的风格相差太远了。当然与《Yah Yah Yah》的遍曲相比较,可谓是质的飞越。从开始时只接受了30%,后来的40%,到后来的全部接受,慢慢发现难与人说的妙处。可以说这是我接受最慢的一张专辑,但也是今天我最喜欢的一张专辑。其它的不说,光是这种敢于突破自己的勇气来讲,就很了不起。作为C&A的乐迷,我觉得这不仅使飞鸟音乐的音乐更上一层楼,也使我们对飞鸟的音乐更多了一份了解。试问有这样的音乐人,还有什么不可能。 |